香港「無掩雞籠」的教育是否「利多於弊」?

文:王添強 22/5/2020

近日香港因試題風波,引發很多討論,當權者覺得教育制度漏洞多,有如「無掩雞籠」。自從1998至2003年擔任香港課程發展議會-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2008至2014年作為香港優質教育基金-優質戲劇教育網絡統籌,並擔任近十年小學校董,應該算是半個,以至大半個教育工作者。想講一下「無掩雞籠」的教育是否「利多於弊」?

補充、合作,制度化在「雞籠」出入流動是否重要

香港教育服務已經有超過一百五十年歷史,發展穩定,內容豐富、圓潤、層次很多,涵蓋範圍很廣,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利益分散,充分制度化,變相也可以說是一艘「超」重的郵輪,轉向不易,也很難兼顧細節,填補不同的小漏洞並不太容易。特別是當教育是市民權利一部分的時代,人人有書讀的今天,制度化地「無掩」,就成為「雞籠」填補不足,適應個別差異的需要,順利更新的力量。世界沒有太多例子,一個民間機構叫保良「局」,有局之名沒有局之實,一個醫院組織「東華三院」,一所廟堂「黃大仙嗇色園」,可以成為著名辦學團體,還有總多的佛寺及教堂參與,如果香港教育制度不是「門常開」,我們絕對沒有今天的精彩。政府與宗教及福利機構合作無間,招「良」入室,這個教育「雞籠」沒有「掩」,才是我們真正成功的原因。

再講一個例子,現時學校很多行為上有偏頗,學習上有困難及障礙的小朋友,專注力不足,又或者言語發育有小問題的年輕人,年年情況不同,如果事事由學校全面兼顧,學校的體制必然非常臃腫,沒法靈活對應每年不同的學生組成。於是,社工、語言治療師、遊戲治療師、藝術治療師、戲劇治療師、教育心理學家及臨床心理學家,怎至兒科醫生,通過社福機構與學校的專業合作,在特定的申請及監督制度下順利「入閘」,「補充」教育體制的漏洞。制度下,不同專家有序的進入學校,入去的就不一定是偷雞摸狗的黃鼠狼,而是幫助年輕人的良師益友。

政府也有很多不同功能的教育資源中心,由政府親自經營,或外判給其他機構籌辦,由教師培訓,交通安全,環境衛生,愛國教育,怎至是幼兒教育資料,提供各種資訊與服務,讓教育更多元,更順利培養年輕人的不同需要。這些專家與領袖不一定是教育專業,但貢獻與作用絕不能輕視。因為,這些提供不同服務的人士,對個別差異的小朋友,作用就很顯眼。

還有,各種藝術教育導師,制服團隊服務領袖,運動教練,功夫教練,瑜伽老師,怎至是兩文三語的推廣人、反吸煙、反吸毒、防止性騷擾、珍惜食物、健康飲食、廢物分類、藝術推廣的專業組織人員,都正在參與教育工作。嚴格上,如果雞籠全部上鎖,學校完全封閉,教育成果就未必如願地有今天的成就。

啟發、引導,教育才能有效前進

香港教育沒有制度上的驚天動地、萬眾一心的雷霆萬鈞之勢,每每使社會上的外行人,以為我們沒有方針,及軟弱無力,但其實又不是完全失去方向,靠的就是「雞籠」上「無掩」。因為,各大學的學者、教授,以至不同行業的精英,例如當中的 IT 專業人員、藝術教育、戲劇教育,怎至理財專家、科學家、社會學家,都可以通過申請,通暢無阻地進入校園,不單沒有被關門,怎至還制度化地獲得政府財政支撐,於是很多「創新」的教學技巧、教育概念、科技技術,就可以「啟發」老師及「引導」學校當局向前發展,於是發展就是自然而有機,並帶有強烈校本風格。沒有主觀的集體方向,但就有鬆軟而共同的目標。

如果教育的圍牆被關上,於是大家有任何新的概念就必須打進教育部門領導的腦袋,姑勿論有沒有任何所謂陰謀論所說的腐敗指控,及外行領導內行的政治任命問題,單是接收、聆聽與分析,就耗盡長官大部分的氣力。

這個由學校進行把關的「掩」,可以由校本開關的「雞籠」,就成為香港相對上優勝於東亞及亞洲很多地區的原因。也是當年這麼多人冒險闖關生子,爭取孩子接受香港教育機會的原因。沒有一所本港的大學,沒有接受過政府及基金的資助,協助基礎學校及幼稚園從事新教育項目的開發呢?

門不常開,健康力量就不能進去。當然,很多批評來自政府及一些團體,認為破壞力量,也同時可能一併進去。沒有錯,「針永遠沒有兩頭利」,有比較才有分辨,有比較才有傷害,有比較才有貢獻,有比較才有成就。門打開但門有充分把關,應該是校本管理能力範圍。如果,政府長官認定教育制度正被黑暗力量滲透,應是無視校長專業的一種誣蔑。

連貫上下、左右、前後、內外,教育才能承接

零至三歲的嬰幼兒教育及托管服務需求殷切,總不能期望幼稚園及幼兒學校加開兩歲前的預備班,延伸至幾個月大的嬰兒,於是有社會福利服務基礎的辦學團體,就成為政府委托的得力助手,開辦零至三歲的親子教學服務院所。有別於鄰近地區,這些超越基礎教育服務範圍的教育活動,不是可有可無的商業化增益行為,而是教育向下正正式式的連接舉措。

還有向上的教育連接,特別是一個職業技術培訓,例如汽車、輪船、飛機維修,美容,美術設計,政府也沒有包攬工作,怎至委托社區教育機構在外承辦,婦女教育,特殊教育及老人教育,左右、前後的「連貫」,也是如此。這些向下嬰幼兒托管,向上的職業技術培訓,向左右、前後的,都是教育「連貫」行為,與教育體系絕不會分割,香港政府過去一直明顯沒有為了政績去自己包攬,而是委托機構合作。這些事情的體制內外合作,算不算也是教育的「無掩雞籠」呢?

還有一點,考試制度獨立於政府教育部門體制之外,正是讓香港的學生通過有公信力的公開試與認證,被海外大學所承認。而現在考試制度與方式,正就是我們與世界「連貫」的橋樑,所以因為需要「連貫」,就必須與別人的教育體制大致看齊,如果我們改變了考試的格局,我們是否還能獲得別人的接受呢?

如果「無掩雞籠」關上,香港與鄰近地區的差別,是否還存在呢?香港的優勢是否還存在呢?「無掩雞籠」就是香港成功之本,「無掩雞籠」應該是我們教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有人鼓吹把「籠」門關上,意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