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添強 10/6/2020
分享兩歲至十二歲的心理發展的概念與階段
由幼稚園至小學是人生成長發展最快,同時是建立性格及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階段。他們也是機構過去三十多年主要服務的尊貴對象,所以約在2003開始,我們就按經驗,收集整理一套兩至十二歲兒童心理發展的概念與階段資料,供機構在兒童戲劇及教育戲劇教案編寫時作參考,以協助同事們瞭解小朋友的特質與需要,描述分成四方面,包括:動作與生理、認知與行為方面、語言與思考方面、社會行為與個性方面。公開與大家分享,期望方便大家進行兒童戲劇創作,也期望家長也借此更瞭解孩子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
認識孩子對兒童戲劇工作者十分重要
我們把孩子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二至六歲進幼稚園的嬰幼兒階段,之後是六至九歲小學一至三年級,其實一、二年級孩子還未脫離幼兒的心理,而三年級則是準兒童,幻想不減,認知不少,最後是四至六年級,這是兒童步向青少年,開始發展個性的時期。
大家一定有見過兩歳的小朋友,愛跳、愛笑、愛唱反調。從兩歲到六,孩子變化多端,如何認識這個古靈精怪的兒童,為了和大家一起好好認識這些身邊的孩子,並且更有效創作適合他們的戲劇,向大家公開我們私藏及收集多年,用作戲劇創作及戲劇教學之用,有關這些孩子心理階段發展概念的資料。當然,這些資料對家長也十分有用,先從兩至六歲開始。
《2-3 歲心理發展的概念與階段》
這個時期孩子很喜歡探索,所以任何聲音、光暗、色彩與動作都會吸引他們注意,所以戲劇必須能用懸疑及想像力來吸引著他們的注意力,並且在當中有充足的分段,吸引而平靜,千萬不能過份刺激他們以至他們情緒高漲,否則一發不可收拾,這些孩子就會過份興奮而導致破壞。
動作與生理︰
- 能跑、踢東西、獨自上下樓梯
- 動手自己做事物、動作可連貫
- 可以用剪刀,不用尖咀,及刀片太鈍的就好
認知與行為方面︰
- 能畫直線圖圈,可以重疊多塊積木但不穩定
- 可以模仿以前見過的事物
- 數數目只是順口溜,不真正懂得三大於二的意思
- 不會主動為自己的繪畫作品命名及定題
語言與思考方面︰
- 能說簡單詞語,會說椅子、桌子等名詞
- 說短詞,並能應付一些簡單的指令工作
- 發音未全面正確,但已會用動詞
- 有思考能力,理解櫃中有糖,而不用見到糖在眼前才知道
社會行為與個性方面︰
- 自己穿衣服
- 學習控制大小便
- 知道自己的名字
- 喜歡與成人持相反方向,但並非真心有此想法
- 喜歡傾訴,喜歡報告引起大人注意
- 道具及玩具,對他們智力發展幫助很大
- 二至三歲變化很大,不同孩子之間差異也很大
生活習慣中,一些重要成長的訓練 , 家長需留意的地方︰
1. 起居有序非常重要
2. 學習衛生重要時期
3. 喜歡偏食
4. 喜歡低趣味動作的電視節目,並會模仿其錯誤行為,所以家長要特別注意
5. 喜歡說不,學習運用自主的能力,有時容易發脾氣
《3-4 歲心理發展的概念與階段》
孩子踏入3歳,感覺長大了好多,由於有了上學經驗,所以有了社交生活,同時也有了糾紛的經歷。所以一些合作冒險及彼此衝突,但又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生活題材很適合他們。
動作與生理:
- 能騎三輪小車
- 對食物有慾望,對成人性具開始好奇心
- 喜歡大動作,大肌肉遊戲
- 左右手眼可以有效配合砌積木
- 喜歡摺紙,但不一定很成功
認知與行為:
- 能畫十字
- 能辨認幾樣顏色
- 能默到「四」到「五」,常會有錯誤,未能精準地掌握數學概念
- 開始會預設期望所繪的內容,但不一定能畫出預定的東西
- 甚麼事都要自己做,是訓練孩子自立成長的最佳時機,但要有耐性
- 喜歡廣闊空間,需要多陽光、多運動
- 要鼓勵生活自理
語言與思考:
- 背誦短歌詞
- 多藝術氣氛可以建立氣質
- 愛說話時期,又喜歡問「這是甚麼?」「為甚麼?」等問題
- 對孩子問題可用平和語氣來「反問」,可以提供「名字」及「用處」作答,有問家長要答,但家長可以試習慣叫小朋友等一下,說完過幾秒時間放下工作才回應,之後延遲時間位長,但也不能超過幾分鐘,不是為了延遲回應,是訓練孩子不能每事都能馬上獲得
社會行為與個性:
- 能自己進食,但也會出些亂子,家長要忍耐
- 能跟別人平分遊戲活動,但談判能力不佳,常有不滿
- 自我意識增強,有說「不」及反叛的表現,不一定有理由
- 明白「死」的出現,但只將「死」理解為「不動」,對分離感到難過
- 喜歡與同齡的小朋友玩,但交際能力有待發展
生活習慣中,一些重要成長的訓練,家長需留意的地方:
1. 要讓孩子確立「自我」但不能變成「自大」
2. 孩子需做更多戶外活動及遊戲,戶外很重要。可以簡單自製玩具,十分重要
3. 起居正常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不能因孩子不喜歡而放棄
4. 立刻矯正錯誤的行為及指正壞習慣,家長要留意並用平和及講道理的方法作糾正
5. 多請孩子幫忙家務,用語言獎勵方式鼓勵及建立孩子的積極性
6. 家長不要用孩子來向別人「誇燿」,也不能讓孩子感染愛「誇耀」的習慣
《4-5 歲心理發展的概念與階段》
孩子踏入四歲,學校集體生活對他們影響很大,喜歡上學,並掛念同學與老師。所以,友誼的題材很合用。還有,這個時候正義感比較強,分辨能力不強,解決能力有限。戲劇表演中能即興邀請親子共同參與很有效果,戲劇活動對他們建立自我、合作合群,也很有幫助。
動作與生理:
- 能輕巧下樓梯
- 能獨腳站立
- 變得很能跑步,很愛奔跑
- 對自己有整體的觀念,手腳是自己的一部份,懂猜測別人心理
- 因耳中「三半規管」的平衡器成熟,所以部份孩子開始懼怕搖盪,害怕可能增加,也可能會開始暈車浪及暈船浪,而之前是沒有的,家長要放鬆處理
認知與行為:
- 能計數至三
- 能畫三角形
- 幻想豐富,萬物都有心靈,混淆幻想與真實
- 開始建立觀念,就是A 等於 A,無論喜歡與否都是A,建立邏輯思維的早期現像
- 孩子在現實中壓抑,就會在幻想中解放,所以欣賞戲劇、參與扮演能幫助他們成長
- 繪畫不單是畫見到的,也畫知道的,有命題,但要孩子付予解釋,家長切勿使用「似不似」及「是這樣那樣」等評語來評論孩子的畫作
語言與思考:
-正確使用「上、在」等介詞
- 嘗試「轉彎抺角」地間接表達自我想法
- 健談時期,模仿大人口吻,常用「我」
社會行為與個性:
- 自己洗臉刷牙
- 開始表現自己的喜好與個性
- 培養全面自理,自己動手及整潔習慣的重要時機
- 有能力打招呼,但要家長鼓勵而不是強制
- 做事情,做家務都是以遊戲的心情,喜歡才會做
- 容易「隨地躺」,所以要建立孩子衛生的觀念
生活習慣中,一些重要成長的訓練,家長需留意的地方:
1. 怕責備所以說「謊話」,家長要鼓勵孩子說出所有事情,包括做錯的事,但不要罰他,而是分析當中的意義,鼓勵及欣賞坦誠,就能養成不說謊的習慣
2. 家長要避免為家中不同的成員,另外安排菜餚及進食時間,鼓勵大家一起吃才能建立孩子分享的習慣
3. 因愛幻想,又想體驗沒充份認知及能力,所以很容易突然之間變成頑皮及搗蛋,家長要溫和地教導,避免用嚴厲的手法
4. 嚴厲及體罰只收一時之效,只要他不再怕就沒有了阻嚇作用,所以接納、體諒,溫柔而堅定的講解十分重要
《5-6 歲心理發展的概念與階段》
這是孩子離開幼稚園最後一年,其實兩至六歲的孩子還是非常不穩定,會很反覆,個別差異很大,有些先、有些後,遲一點也沒有什麼大不了。所以家長及戲劇工作者,必須把四個年齡段同時分析與研究,才能真正瞭解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六歲孩子幫助別人的題材對他們很有幫助,他們對其他同學的特殊情況也十分關心,所以這些關懷同學問題的題材也很有用。恐懼與克服困擾的題材也很適合,當然描述的時候,我們要配合理性與感性的互動,注意孩子對害怕及緊張的接受程度。
動作與生理:
- 身邊一切瑣事,差不多都能做︰換衫、洗臉、吃飯、綁鞋帶
- 過馬路能力不足,能自理,但安全意識不充份
- 要成為大人了!除了有時尿濕褲子簡直就是一個「大人」
- 走路開始似大人了,開始換牙,能保持平衡及愛攀爬,能獨腳跳
- 會寫很多文字,但會出現顛倒錯漏
- 生活習慣及規律非常重要,一定要好好建立
- 衛生、如厠習慣也要建立,為入小學做好準備
認知與行為:
- 很容易信以為真,未能把事情比對結論
- 能數到「雙位」數,順口溜更可到「百」,但只是抽象地知道,未能與實物相對應地理解
- 繪畫造形、線條有力,能在作畫前決定畫什麼,也開始有立體感,但比例不準確
- 也會畫「故事」,物件也有擬人的「形貌」
- 幻想非常豐富,有時對事情發生分不清「真假」
- 工作就是遊戲,遊戲就是工作,玩耍就是生活
- 做事不再單從遊戲的開心心情出發,開始關心效果與表現
- 想像力開始豐富,幻想與真實世界同時存在
- 對大型動物特別著迷,例如﹕恐龍
- 他們對侵略、敵對、統治、戰爭的世界,開始有焦慮情緒
- 抽象思維尚未發展完善,難完全理解「加」、「減」的意義
- 改變環境影響很大,他們理解及適應搬屋、離異等能力很弱
- 多練習把心聲說清楚,並學習獨立應對別人
- 對世界越來越有興趣,可鼓勵孩子上藝術課程
- 動物都成為他們成長的象徵:貓=優雅神秘、鱷魚=兇惡、蛇=毒、象=威猛、狐狸=狡猾、兔子=聰明敏捷、蜘蛛=有害?、鳥=自由振翅等
語言與思考:
- 能準確唱短歌
- 能用語言清楚表達自己意思,但發音不一定十分準確
- 智力、創造力、新字彙增多,探索家庭以外廣闊世界的奧秘
- 韻律遊戲及歌謠幫助很大
- 開始留意不同說話方式,用語言表達情緒的能力不斷增加
- 很喜歡追問「為什麼?」「是什麼?」「什麼時候?」,討厭家長忽略他們的追問
- 對新鮮事物興趣很大,很喜歡獲得這些東西的名字才會滿足
- 對母語的掌握已頗佳,雙語長大的話,其一主導生活對話,另一就退化
- 雙語社區長大的孩子,因為生活應用關係,掌握兩種語言則很順利
- 閱讀剛開始,家長要盡辦法把孩子的興趣保持下去
- 民間故事童話對他們影響很大,一世難忘,對了解世界也有很大幫助
社會行為與個性:
- 可玩比賽性遊戲,競爭的情緒可以消除消極的態度
- 開始可以忍受別人,明白自己的能力及家中的地位
- 不必頻頻找媽媽,但要有安全感
- 未能用意志控制慾望,所以還隨手所慾而為,易產生衝突
- 需要扶持,有時一蹶不振,成長是苦差,想回到四歲
- 朋友及團體變得非常重要,很想凌駕別人,很想變得重要及愛與別人做比較
- 開始試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成果不完美,較穩定的情緒,所以比較穩定進行學習
- 與人合作還是困難,遊戲是分享及體驗別人感受的良方
- 與實在的世界關係密切,所以難免未能理解信仰及宗教的抽象觀點
- 規則十分重要,也會創造自己的規則,對別人不按規定都會非常不滿
- 傾向只有一兩個好朋友,但妥協能力不足,常易與朋友鬧翻,也易復合
- 努力克服失敗及恐懼,不承認有些事自己不知道
- 孩子開始探索自己在世界上應該扮演的角色,並為此努力此身份付出代價
- 人際關係不好的孩子,可能把憤怒發洩在家人及弟妹身上
- 孩子很能模仿,也是以模仿方式來學習,父母是最高權威
生活習慣中,一些重要成長的訓練,家長需留意的地方:
1. 因意志未成型,所以「說教」較沒有用,身教才是方法
2. 家長不能因發音不準確而太急於改正,因反而會做成孩子的自卑心理
3. 要培養認清自己及別人東西的習慣
4. 家長不要建立孩子有報酬才做事的習慣,避免養成浪費及消費的懷習慣
5. 家長要努力協助子女從成功中建立自信及滿足感
6. 外出工作的父母一定要盡力安撫孩子心靈,避免他們感到失落
7. 一定要和保姆達成生活上的一致,以免孩子無所適從
8. 餐桌禮儀訓練不錯,能幫助合群訓練
9.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分享及教導助人的行為,他們正處於學習與人合作的階段
10. 有任何特別需要的家庭及孩子,家長要與幼稚園老師多溝通,免因老師在不明情況下對孩子可能做成傷害
這些「心理發展的概念與階段」只是讓大家能更瞭解、體諒及接納我們的孩子,而不是加給兒童頭上的一把尺,用來測量他們是否達標。期望借這些資料幫助家長教養小朋友,戲劇工作者創作時有所增益。
相關文章/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