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添強 9/7/2020
介紹過本地化發展為主軸的兒童青少年劇場創作母題後,轉一下話題,講一個長期流行的普世題目,就是安徒生宣稱世兒童文藝共同價值的三大㧡心,愛心、責任、勇氣。加上近年我們業界對兒童成長心理的瞭解,三大核心已經有所擴展及延伸,我嘗試把這些題目歸納起來,演繹成普世兒童共同需要的分題:「生命與愛」、「成長困惑」及「冒險經歷」,這些都是關乎年輕人身、心、靈需要的世界舞台常客。
十八世紀未,法國大革命被譽為是自由、平等、博愛與理性,現代普世價值的基石,直接影響人權發展,包括近年聯合國發動的「兒童權利公約」簽署。兒童青少年劇場的「普世兒童價值」是否就是爭取兒童普世的權益呢?答案並不是。「兒童權利公約」是人類共同保證兒童擁有的承諾。普世兒童價值的戲劇題材,是指世界上所有兒童普遍共同「關注」及「渴望」,並且共同「面對」的問題,世界兒童戲劇舞台上最為普及的題材,能生產普世兒童共同「感動」及「需要」的作品。
「兒童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CRC)強調兒童的生存權利、發展權利、參與權利、受保護權利,免受剝削、虐待或其他不良影響,同時確保兒童有權參與家庭、文化和社交生活,是首條具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公約,適用於全世界18歲以下的所有人。並涵蓋所有人權範疇,保障兒童在公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中的權利。公約獲聯合國共196締約國承認,1990年9月2日生效。這個公約使近三、四十年,各地政府樂意財政支持兒童青少年劇場,並且得到蓬勃發展的原因。正是國際社會表示尊重小朋友的文化及社交生活權益,對兒童應有權利的承諾與回應。
生命與愛的普世兒童戲劇由「學習如何愛自己」開始
探索「生命與愛」的深層價值,就是普世兒童其中一個重要課題,拆開來分析就是:如何學習去愛自己、去愛家人與朋友、如何面對鄰舍及社會的關係、如何面對影響世界命運的價值觀等的不同分題。生命教育與愛心的課題,永遠是世界各地兒童青少年劇場最受歡迎的題材之一。討論愛心學習的戲劇,由「愛自己」的題材開始,這是年輕人生命成長的需要。自愛的人才能成一個愛別人,愛鄰舍,愛社會的人。兒童青少年劇場中首推自愛的故事,就是「灰姑娘」,這個貝洛收集的民間故事。
《灰姑娘》
灰姑娘不是要「嫁個有錢人」這麼市儈,她只是追求自己應得的權益,就是全城所有女孩子都擁有的權力,參與王子的舞會。用雷鋒作另一個相反的例子,他於1962年在軍營指揮軍車倒後時,被木板擊中死亡,不論他是否犧牲救人,一個年輕人失去寶貴生命永遠是使人傷心的事,不必深究他是因為沒有處理好他應該管理的環境而喪失生命,還是為了救車救人,但喪失生命永遠沒有必要。特別如果文藝鼓吹學習他,如果被犧牲的是一個年輕人,試問誰有權選擇誰,才最應該犧牲呢?灰姑娘不是奪取別人的東西,只是保護自己的應有。自愛不是自私,自私就是眼中只有自己,自愛則不同,自愛就是尊重自己,愛惜自己。自愛的人才能愛人,才最可愛。
講述「愛自己」的兒童青少年劇場,我嘗試以自己導演的「冰姊姊的跳舞鞋」作分析,故事講主人翁冰姊姊受傷後坐在輪椅上,無所事事,與不同年齡時的跳舞鞋重遇,一對一對的交流,刺激著她美好的回憶,當年的片段與經歷重新活現眼前。當年的自己與今天的她在舞台相遇,因為她熱愛自己的生命,成為她成長的動力,所以就算是現今遭逢劫難,還是充滿正能量。「冰姊姊的跳舞鞋」是一個,以自愛為主題的普世兒童價值的舞台劇,一個以普世價值為核心的本土製作。
《冰姊姊的跳舞鞋》
兩百多年前的貝洛背著被人恥笑的包袱,以國王御用詩人的身份,進行別人看不起的童話收集及編輯,安徒生作為已經成名的作家,投入童話創作,不是因為他們什麼特別偉大,他們只是尊重自己內心的呼喚,愛惜自己的心靈的使命,作為一個尊重自己、愛自己的人,其實已經足夠。安徒生筆下的「丑小鴨」,只是愛惜及尋找自己本來的天賦與身份,而「人魚公主」不是偉大犧牲成全別人,而是追求自己成為有靈魂的人類,決定不把尖刀插入王子胸膛,流出熱血使自己變回人魚,長命幾百歲。因為她的自我意志是追求成為人類,就是擁有高尚情操與靈魂的人類,結果是自我犧牲化作泡沫,反而得以升上天堂。追求永恆生命是人魚的夢想,她因為自愛所以作出犧牲,因為犧牲反而得到自救。
《人魚公主》
去愛家人與朋友
愛家人與朋友,是世界舞台上更常見的題材。愛家人似乎是人類的天職,愛朋友似乎是大家的責任,一路勇往向前的愛,是否就是兒童普世價值的生命教育呢?「強強的月光」是西班牙一本備受爭論及在西方多次搬演上舞台的繪本,主角 Johnny (強強)的爸爸因為捕魚時發生意外,被八爪魚強擄困制在水底裏。強強為了爸爸,決定先爬上樹頂取下月亮,潛入海底用月光引開孤單需要朋友的八爪魚,拯救爸爸成功。為了家人刀山火海也願闖,但強強不是盲目的犧牲,而是有計劃、有謀略行事的愛,這才是普世兒童價值所追逐的所在。
《強強的月光》
加拿大 Robert Munsch 創作的繪本「50 Below Zero 」,主人翁小傑全副武裝三層衣服,跑到零下五十度的戶外,把夢遊的爸爸拉回來。愛別人是好品德,但兒童舞台與文藝必須教養我們的孩子,保護自己下才去愛人。從繪本改編的舞台戲劇外,本地的創作兒童劇,也包涵很多愛朋友與家人的訊息,兒童劇「獅子CC找朋友」孩子出生之初,理應沒有種族、地位、類型之分,正如小動物一樣,一起長大,雖然有時會出現磨擦,但不同動物,最終都可成為好朋友,一個平等大同的美麗世界。理性與感情平衡地愛家人,愛朋友,是戲劇世界裡,普世兒童的重要課題。
《獅子CC找朋友》
早在1989年導演的「珠兒尋 Friend 記」這種有關與家人及朋友之間探索已經出現。舞台故事以香港為背景,講述珠兒受到金錢與物質的誘惑,誤信騙子,終於變成了一頭豬,要找到朋友才能化解變回人類。爸媽為了珠兒犧牲自己,接受騙子的咒詛化身動物,決心成為孩子的朋友。原來,家長成為孩子的朋友,孩子才能變成真正的人。2007年的「小小鼠世界」委曲求全的鼠爸爸不一定是懦弱,沒有烈士般的勇猛,不一定不能保護自己的孩子,老鼠爸爸深明此理。鼠爸爸膽小如鼠,面對惡貓橫行,沒有應對能力之前,絕不逞強,使孩子知道是非價值與分寸已足夠,原則不變但需要自我保護。或許,鼠爸爸的委曲求全,是更偉大的父愛。普世兒童價值的愛,強調不盲目,要靈巧像蛇、馴良如鴿子,才是真正力量。
如何面對鄰舍及社會的關係
關心社會必然是普世兒童價值的重要戲劇母題,而關心社會很容易被人誤以為是激進思想,正如很多時候愛家人及朋友的取向,很容易被認定為軟弱一樣。這些題材不斷被搬上舞台,英國狄更斯的「苦海孤雛」及「塊肉餘生記」,帶領大家用同理心及純樸關懷社會的弱勢。「聖誕怪傑」更以風趣、幽默的手法,化解大家的社會矛盾。關懷社會的題材,對孩子而言,不會太多只嫌太少,因為兒童永遠是被壓迫的弱勢。
舞台上以社會關懷為題的普世兒童價值作品,不是鼓吹兒童同意及反對,怎至不是接納或參與社會。而是讓他們對未來社會永遠保存一種希望、批判及反思,讓世界上的年輕人共同對自己的未來,抱有「有能力感」。面對任何逆境,都能以樂觀、自信、知足、同理心及助人的態度去面對社會。關心社會的課題都建築在悲慘與困難的環境上,不是因為我們要「唱衰」社會未來,而是要為孩子提供最好的預備,不是天堂而是人間,因為天堂的安逸只會使他們失去鬥志,假使未來困難境況真正出現,年輕人也有應對「抗逆」的能力。
「國王的新衣」經常在各國的舞台搬演,安徒生帶領我們從當中思考,面對自己其實看不見的事情,我們應該選擇「贊成」,「默不作聲」還是好像童真的小孩,直接向權貴說出「國王沒有穿衣服」的事實呢!香港也有很多探索普世價值中社會關懷的作品,1997年創作兒童劇「巨人與小公主」,以輕鬆的手法表達權貴其實比陌生的巨人更危險,主角小公主敢於接受巨人,才能勝過強權的壓迫。2001年的「小族長」,戲中角色以微小的力量,保護自己村莊共同的價值與環境,這是我們的責任,哪怕我們只是一個小朋友。舞台上的普世兒童價值,不是向他們灌輸什麼價值,而是讓他們更有能力,適應未來任何困難的世代。
《國王的新衣》
如何面對影響世界命運的價值觀
兒童青少年劇場很多時候都會有更高價值觀,特別是由兒童文學改編的戲劇,查爾斯.金斯萊的「水孩子」,講述小主人翁必須從自身脫胎的改變,使自己變成「水孩子」,擁有更多不同能力,強壯的心志,「蛻變」才能戰勝悲慘的社會及世界,進入永恆的救贖。「木偶奇遇記」帶領大家思考的,不是不應說慌這麼簡單,而是孩子的叛逆,及爸爸的承諾,當小木偶找到及明白爸爸真正的愛,承諾的實踐溶化叛逆的心,小木偶才能變成真正人類。
加拿大 「Ame Nomade 」是一個混合動畫與現場光影及面具偶,由 Magali Chouinard 擔綱的個人演出,故事講一個女人年輕時很喜愛兒童,想她的伴侶豺狼幫忙去尋找,豺狼因此意外跌入冰冷深海,女人為了愛拯救了豺狼,而豺狼為了報答則幾經周折找回兒童,兒童慢慢成為了女人,循環不息。這個給青少年看的戲劇,就是「小紅帽」成長經歷的現代演繹,講述女人與豺狼的愛恨交纏,生命就是如此這般的周而復始。孩子就是要自身價值的蛻變,必須脫胎換骨,才能真正成長,而這個宿命必然循環不息,周而復始。
我導演的「睡美人」如何修改,來表達兒童青少年戲劇的更高價值觀呢!如果,王子進入堡壘一吻定情,就把公主喚醒,對於今日的兒童來講,應該沒有什麼特別大價值?於是我就嘗試發掘,為什麼那位女巫沒有被邀請,去參加公主的出生舞會,是誰出了錯,是皇帝,還是什麼環節呢?於是嘗試創造一位書僮幫助國王去送出請柬,書僮一時大意,掛念著自己的足球表現,於是忘記把請柬送到那女巫手裡,鑄成大錯。公主終於被織布機刺傷而昏迷,後悔的書僮小男孩於是找女巫幫忙,可惜原來詛咒一出永不回收,除非能夠找到愛心、責任、勇氣才能喚醒公主。女巫也願意彌補自己的一時衝動的過錯,決心成為男孩的拐杖,助他一臂之力。上山對付巨龍擁有「勇敢」很易做到,而小男孩窮一生精力花了七十年,在沙漠幫助別人看管羊群才獲得「責任」,人到晚年一切似乎已經沒有機會,男童帶着失望,走到公主身旁認錯,流出傷心的眼淚,公主終於甦醒,原來窮一生的經歷,就是答案本身,一切又回歸七十年前小童與公主的平淡日子。更大的價值觀,愛心、責任,勇氣,不在結局裡,而在人生歷程之中。在過程中努力建立自己,就可以成為一個人,這就是成長。這個過程,成人幫不了忙,靠的孩子自己本身,這就是世界上最徫大的普世兒童價值。
《睡美人》
兒童生活成長的小事、困惑與體驗就是戲
講完「生命與愛心」這麼偉大的題目,講一下近年世界兒童青少年劇場流行的普世題材「兒童生活成長體驗」,這些平淡得如清泉的作品,描述孩子無知、童真、好奇、大意的意外生活,無風起浪的戲劇,才是兒童青少年劇場的家常便飯。用緬甸的「米糕」一劇,來論述以上的觀點,如何把一件兒童極為重視,但始終只是一件「吃點心」的小事,作為戲劇軸心。此劇正好說明大人與兒童在矛盾上的差異,孩子各有所好,喜歡吃一樣東西可以使他們整天念念不忘,也可以為此付上任何代價,當中沒有任何生死攸關的事情,只是欲望與成敗的落差,完全合乎兒童心理現象,感人而深入,更具「象徵」意義。兒童戲劇不需要誇張、攪笑、 扮「細佬仔」的幼稚行為,作為兒童戲劇表演的元素,一樣可以運用撲實的生活動作,使小朋友投入及喜愛。因為兒童觀眾知道,大家不是正在扮演兒童,而是真真正正心理上的兒童與他們分享生活,在他們面前放上生命的一杯涼水。
2013年兒童劇「風箏男孩」講述香港父子放風箏的生活小事,恍惚兩父子在半空騎著風箏在翱翔,與風搏鬥,看到香港美麗風光之同時,又遇上香港瞬息萬變的天氣,把一個本地放風箏小事,放大成與風鬥爭的心理幻想故事。孩子成長過程中,爸爸就是重要的身教示範者,父子之間可否沒有今天生死相拼的學習與功課壓力呢?可否盡情於郊野、清風之間呢?一個甜美的生活回憶。兩代之間,沒有太多雄心萬丈的生涯規劃,孩子的世界裡沒有背負龐大壓力,戲劇恍惚平淡如清風,在炎熱夏日之中,一杯涼水、一陣清風,樂也融融。
《風箏男孩》
「冒險經歷」題材是孩子探索與好奇天性的戲劇
兒童青少年劇場第三個永恆普及題材,就是「冒險經歷」的故事。戲劇提供給兒童的娛樂空間,不是生死搏鬥,不是個人欲望的追尋,而是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探索。「金銀島」、「綠野仙蹤」、「愛麗斯夢遊仙境」等兒童文學是舞台常客,那種奇妙無比、神秘莫測的經歷,永遠深受孩子喜愛,感染著他們,散發出堅強的鬥志,激發孩子生命力的爆發。
2015年我們與比利時合作的「青蛙王子歷險記」,講述青蛙因家人的寵愛,深信自己不是青蛙,而是如假包換的王子,出發往山上堡壘尋找公主一吻,結果尋找到的,反而是途中相遇,一起成長的年輕的鸛鳥朋友。兒童青少年劇場的冒險節目,不是「奪寶奇兵」式的明爭暗鬥,也不是電子遊戲的動作衝擊,恍惚只是一種幼兒家中來了個神秘訪客,必然會躲藏在後邊偷看陌生人的刺激經歷一樣。孩子有限的恐懼與威脅,刺激孩子記憶系統的重新排列,像溫泉後的一盤冷水,使所有神經細胞全面保持最佳警惕狀態。
《青蛙王子歷險記》
1990年的「西洋歷險記」,我們以鄭和海洋歷險為題材,講述民族和平出使與遠大眼光的故事。1995年與捷克合作的「小鞋左左」,經歷眾多危險,永不放棄的正是好朋友,冒險不是自己的探索,而努力尋回朋友,友誼才是支持人類敢於冒險的力量。2000年的「三毛太空漫遊」與上海的合作,改編三毛流浪記的故事,出發宇宙太空冒險,配合二十一世紀的發展。三毛的冒險,只是去尋找一個願意接受自己只有三根頭髮的地方,幾經周折的冒險,找回來原來是自我的肯定。這種戲劇主題與目標只是頭盤與開胃菜,冒險經歷才是戲劇主體,才是孩子的快樂源頭,才是目標,答案不重要,冒險經歷才是我們給孩子的主線。
兒童戲劇創作母題就是能使小朋友滿足的羅盤
兒童青少年劇場除了「本土體驗-歷史淵源、影響今天的關鍵時刻、本地今天的生活面貌」、及「普世兒童價值-生命與愛、成長困惑、冒險經歷」外,當然還有很多和諧生活、環境保護、起居習慣等主題,對孩子成長亦十分重要,但這些只是一時興起的課題,而不是永遠擁有的好奇心方向,對創作永遠抱有尋找答案的動力範圍。兒童戲劇創作母題,就是我們一些可以服務、幫助年輕人及社會的重要創作方向,讓我們可以進行資料收集及研究的指導,使創作更能滿足年輕人、家長、社會及市場的需要。而市場的需要,不是什麼營利模式,是尋找供、求發展與平衡,是能否滿足群眾需要的指標,及保證兒童青少年劇場生存與發展的法度。
相關文章/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