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佛學「五蘊」講述「戲偶藝術」的表演概念

文:王添強 10/8/2020

五感是嬰幼兒戲劇的重要元素

「五蘊」是佛學關於人體和其身心現象構成的哲理。試借用「五蘊」理念,來探索戲偶角色如何擁有生命高度精神面貌。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其中「色蘊」就是物質,而「受蘊」就是領受,「想蘊」就是思想,「行蘊」就是行為,「識蘊」就是認識與思考。四大皆空的「四大-地、水、火、風」,便是色蘊的部分。色蘊屬於物質界,其他屬於精神界。佛教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蘊(pañca khandha) 積聚與和合而成,一個人的生命個體是否真實存在,也是由五蘊和合而成。佛學追求「五藴皆空」無慾無求的境界,木偶表演則追求掌握「五藴」並存的生命真實感覺。

提線木偶的骨格

生命精神狀態由物質凝聚的「色蘊」開始

「色蘊」除了四大之外的物質現象,還包括五根、五境的感觀。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五境就是色、聲、香、味、觸。最初還有「意根」,共六根,後來有些理論認為「意根」不是具體的器官,所以只留下五根。經常聽說的所謂六根不淨,就是感覺被吸引與染污,未能淨化。五根就是感覺的器官,五境就是感覺的境況。在佛學哲理中,人類生存徵兆的物質部份,除了四大,「地」-骨格、力量;「水」-血液、動作;「火」-温度;「風」-呼吸,還要有感覺才算完整。眼所見者為視覺,耳所聞者為聽覺,鼻所嗅者為嗅覺,舌所嘗者為味覺,身所感者為觸覺,就是「五境」,也是現代的「五感」。


戲偶可以多人合力操作

五境中「色境」就是「視覺境界」,眼之所見的事物,分別包括顏色與形色兩種,顏色分成青、黃、赤、白等四種,就是三原色加上白色。形色就是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等。其他還包括:雲、煙、塵、霧、影、光、明、暗等,共二十種。如果有一般美術訓練的朋友,看了以上的視覺刺激種類,馬上感覺到當中已經是一個美術設計課程。青、黃、赤、白就是色彩學。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就是造型。雲、煙、塵、霧、影、光、明、暗就是質感與視覺效果。感官是你對人的覺察,反過來也是別人對你的體會。要觀眾對這個角色有深刻印象,就需要通過顏色、造型,以及視覺效果。這也是為什麼東歐的戲偶造型,很喜歡超越人的外貌,反而更有人深層生命的感覺,因為他們是將顏色與形色的效果,應用在戲偶角色的生命上。

「聲境」就是「聽覺境界」,聲音有刻意發出的言語,及帶情緒的呼吸聲,也有來自山河風雨的大自然聲音。有一些聲音是可控制,有一些是不受控制。言語及聲音當然是角色表達情緒及性格的重要工具,背景聲音也能襯托及引起觀眾聯想反應,所以善用大自然的聲音及音樂去協助戲偶表達情緒,也是挺好的配合手法。所以有很多戲偶表演,在角色出場的時候,戲偶會有角色專屬的音樂、聲響及節奏襯托,去表達他的存在,聲音及語言是戲偶角色創造不能或缺的一部分。


音樂與畫面可以協助戲偶角色的創造

「香境」就是「嗅覺境界」,有好香、惡香、舒緩的香氣等,祭祀或藝術治療的戲偶,當然可以使用香氣,一般演出就不易加入嗅覺刺激。「味境」就是「味覺境界」,所謂甘、酸、鹼、辛、苦、淡,西方及東歐常有戲偶與餐飲同步,邊吃邊看,味道與戲偶表演同步。香港受衛生條例所限,很難在劇場做到,除非日後餐廳劇場的發展越來越普及。其實,「嗅覺」與「味覺」最易引發觀眾對事情的聯想,一些特殊味道的出現,會引發關聯事情的記憶。

「觸境」就是「觸覺境界」,當中四大-地、水、火、風是基本的生命表徵。滑、澀、重、輕、冷、飢、渴等,則是物質存在的質感,或對外界刺激與生理現象的反應。滑、澀、重、輕是質感,在人的行為裡,是觸碰直接的感覺,在戲偶的表演裡就要依靠表面質地及行動節奏去表達,通過戲偶的動作使觀眾運用他們的「視覺」,一眼就看得出來。冷暖、飢餓、口渴就是外面環境及生理情況改變而產生的反應,也是一個生命證明存在的表現,自然也是戲偶借此表演一個「生命」存在的重要動作。

生命的存在,依靠物質的積聚,生理的行為,及感觀的反應而成。感觀是需要刺激及發展,所以感覺的發育是成長的鎖匙。色、聲、香、味、觸等「五境」,就正是今天教育界所倡導的「五感」,這正是「戲偶生命」存在的關鍵。「五感」的刺激,對幼兒及智障朋友的發展與改善尤為重要,成為近年教育界的重要研究及發展課題。原來,這與古老的東方智慧不謀而合。這幾年本港有藝術單位專注進行應用「五感」在幼兒劇場的探索,如果「五感」刺激對幼兒成長有效果,能在被資助下有更好的紀錄,將是香港藝術發展可喜的訊號,因為劇場不再是純粹「賣藝」的地方,而是在滋養知識與文化的空間。

皮影展示真人角色的領受

「受蘊」是從物質邁向感覺而產生的內在「感受」

「五蘊」的下一個就是「受蘊」,是「領受」的意思,就是對於「順境」與「逆境」的感受,可以分成兩個層次,分別是「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感直接刺激所引起,分別有苦與樂,還有一個不苦不樂,平靜的「捨」等三種感受。「心受」分別有憂與喜。所以苦、樂、捨、憂、喜五種情緒表現就是「受蘊」,大家一定馬上聯想起荷里活動畫片「 Inside Out 」,原來這些內在情緒感受,會化身成為行動主控的駕駛員。行動主控就是當下生命的反應,所以「受蘊」就是生命不單有感覺,並且有「感受」。戲偶表演,不是也有此必要,表達角色情緒的「感受」,來顯示「生命」的存在。

戲偶在戶外演出,真的可以有味道

戲偶可以充滿觸覺

「想蘊」是「色蘊」刺激及「受蘊」領受與「識蘊」思考的成果

「想蘊」就是生命的內心受到看、聽、接觸東西的刺激,通過與已有的認識進行思考,因此定出既定的想法,預備作出行動。看、聽、接觸東西的刺激,就是「五感」(色蘊)的衝擊作開始,引發領受感覺的反應,就是「受蘊」。並把這些刺激、反應,與已經認識的事物進行對比、思考、分析,明顯就是「識蘊」。因此,擁有確切的想法與執著,安身立命,相由心生,彰顯在形象上,成為「想蘊」。驅使生命進行各種行為,作出無論是善,是惡,是中性的不同行為,就是最後的「行蘊」。這就是「生命」作出行為動作的精神運作過程。


氣氛刺激可以加戲偶的生命力

正如大部佛學專家相信,「五蘊」是環環相扣,互為因果,和合而成。因為「五蘊」的並存,就是「四大」的生命表徵,因「色蘊」中的「五境」而有所刺激,產生「身受」與「心受」的反應,與固有的「經驗與知識」建構成「想法」,最後成為人的「行動」。生命存在的心理狀態也正是如此,人作出的行為與反應也基於此。佛學追求把「五蘊」屏除,成為純樸、淨化的境界。而戲偶表演則剛剛相反,我們要利用「五蘊」產生矛盾、衝突及戲劇性,就是刻意讓「五蘊」的存在。並且在當中創造互相衝擊、影響及誇大,使觀眾從中看到角色的困擾及矛盾,產生一種衝擊,而對戲劇表演內容產生反思。

捷克前衛的戲偶,由扇子及不同物件組成

「五蘊」和合構成「生命」的表徵與思考

戲偶因為沒有表情,經常需要誇大生命表徵及感觀的行為反應,怎至通過客觀的空間創造感受,利用環境襯托角色的情緒,並且把思考與分析部分重覆多次,把執著之事循序漸進放大,怎至戲偶造型在舞台上改變相貌,來顯示其內心想法的變化,最後出現明確的行為。戲偶表演的精神,發展十分簡單直接,因為沒有表情不能過分複雜,必須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一個一個刺激發生。觀眾是用想像力,逐一接收感覺,自行連結及和合戲偶表演分別呈現的「五蘊」現象,來相信「生命」的存在。

戲偶可以由形狀組成

這個循序漸進的結連發展過程,也就是為什麼戲偶藝術對兒童及青少年觀眾幫助很大的原因,這正就是想像力的連結。而這個想像力連結,正需要腦部不同位置,互相連結、刺激,才能產生的效果,所以欣賞戲偶表演已經是一種重要的腦部練習。還加上當中的角色在故事中如何克服困難,接受及戰勝命運過程,小朋友自然可以找到可供參考的人生示範。現場戲偶表演更重要的地方,就是他們可以看到其他小朋友,在一起面對相同情節的反應,從而產生社會性行為的思考,去接納、分析及批判此情節發生的現象。


無論影偶及戲偶都用誇張的外型特徵去呈現性格與生命

兒童戲偶劇場不單是娛樂及教育,更是兒童建立社交生活,及批判性思考練習的重要場所。因為,不單止戲偶運用「五蘊」存在,兒童更集體運用「五蘊」進行對舞台故事的感受與認識,彼此參照。「色蘊」就是物質,而「受蘊」就是領受,「想蘊」就是思想,「行蘊」就是行為,「識蘊」就是認識與思考,戲偶生命因為擁有「四大」的物理,及「五蘊」的精神,而變得真實。觀眾也因為這些線索,才能接納戲偶生命的存在。


捷克的戲偶造形十分誇張

 

相關文章

借用佛學「四大皆空」講述「戲偶藝術」的表演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