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添強
作為香港首個專注創作兒童劇的藝術機構,我們特別關注兒童對藝術的心理需要。在華人地區,兒童劇場一般容易被看輕,認定兒童還未成熟,只是等待被教訓的群體、等待開發成未來觀眾的對象而已。加上兒童並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必須由家長支援,無權決定消費,故此兒童觀眾欣賞劇場的獨物心智就沒有被注意。
成人們常以劇場內兒童情緒反應的熱烈程度,作為戲劇好壞的簡單判斷,或者單純以是否擁有吸引眼球的教育口號作消費準則。熱鬧氣氛、歌舞、追逐、色彩繽紛,或擁有表面上吸引家長的教訓主題,很容易被誤會就是好兒童劇的標準。
在本文我們根據多年實務經驗結合兒童心理發展理論,歸納出數個兒童觀劇心理與創作關係,並以幾個明日的劇目為例,嘗試從兒童角度,說明兒童劇如何能滿足及感染兒童的心靈。
2017年《西貢花姨姨》
一、投入角色來看戲
很多人都知道兒童劇角色需要可愛、善良、色彩豐富。但,原因是什麼呢?原來,三至十二歲的兒童觀眾看戲,不會只作圍觀者,他們會直接把自己以同理心投射在喜愛的角色身上,模仿他們的行為。任何幽默、搞笑、聰明、變化多端、明亮、可愛、樂觀、童真、善良,與孩子生活面貌近似、心智與兒童接近的角色,都會受兒童觀眾喜愛及認同,成為他們模仿或現場直接反應的支持對象。由於投入角色使兒童容易產生疲憊狀態,因此失去持續注意力,情節發展的節奏成為重要手段,也就是兒童劇常被分割成段落的原因。
《西貢花姨姨》中的花姨姨由小到老,經歷多少死亡訊息與她擦身而過,因其童真、善良,就算角色年老之後,依舊是兒童觀眾心之所繫;《紅髪小女孩》的孤兒安妮,面對人生的各種不幸,因其明亮、可愛、樂觀的性格,所以永遠有兒童觀眾同行,悲劇角色在兒童劇中,每每因為兒童觀眾的認同,而充滿了希望;在《小騎士大冒險》中小蒼蠅梅爾巴,沒有受「蒼蠅」傳統負面形象所負累,反而因其幽默、聰明、搞笑的表現,獲得兒童觀眾的認同,當他從蜘蛛網跌下時,觀眾席傳來悲傷、哭泣,關心他是否受傷的尖叫,我們已經清楚看到孩子對他的百份百投入。
如果,被喜愛角色的行為有所偏差或錯誤,觀眾孩子也會跟隨。幽默、搞笑、變化多端但不善良的角色,更容易引導孩子錯誤投入認同及模仿。所以,情節上必須安排有偏差但被孩子喜愛的角色,與觀眾一起共同經歷悔過、鍛鍊與修正的過程,以這些歷程帶領兒童觀眾發展正向心志。
2017年《紅髮小女孩》
二、直接參與、即時回應
兒童劇的觀眾絕對不會是圍牆外監視舞台的第三者,會直接參與劇情的發展,所以會直接反映感受,並不會介意別人的看法,而直接作出回應。如何使兒童這些即時反應受到操控﹖懸疑的緊張狀況與啟動想像力期間腦部思考位置的轉換,都可以使兒童安靜起來。動、靜之間,必須平衡配套,不然的話,孩子的過度反應會破壞戲劇的完整性。
《西貢花姨姨》觀眾席上的小朋友,義不容辭地引出援手,一起重建花圃;《銀河列車》的觀眾,毫不考慮就決定答應幫助小女孩購買她手上的火柴。正因如此的直接,每時、每刻、每一場的觀眾的反應都會有所不同,演員的臨場機警就變得十分重要,排練及創作時必須考慮周全,而演員對角色的個人歷史更必須熟能生巧,才能即時作出不違反角色性格,並能夠回應觀眾行動。所以,兒童戲劇演員的要求其實比成人戲劇演員更高。
2017年《銀河列車》
三、鋤強扶弱,喜愛笨拙弱小
兒童面對舞台角色當中幼稚、弱者的行為,會產生一種幫助別人的衝動與優越感,這些想伸出援手的衝動啟發兒童自身心智上的昇華,驅使孩子不斷增強及肯定自我,並成為成就自我、完善自我的動力。其實這種鋤強扶弱的心態,始於部落群居生活時,年長兒童會出手協助同族細小成員的心理反射。這也反映舞台上成人演員的幼稚行為,為什麼會受兒童觀眾喜歡的原因。最明顯的例子是英國孩子喜愛的布袋木偶角色潘趣先生 (Mr. Punch),以及其衍生的類型人物 -- 查理•卓別林 (Charlie Chaplin) 及憨豆先生 (Mr. Bean) ,除了這些笨拙得可愛的角色受到兒童普遍歡迎之外,藝術價值的關鍵在於角色是否在表面幼稚之下,對兒童觀眾心靈產生震撼與衝擊,其背後是否有高尚情操支撐。很多兒童劇導演會誤以為兒童觀眾對裝扮笨拙角色反應激烈就是喜愛,而不知道只是他們心理反射的不屑與優越感作祟,一定要有其背後意念的配合。
《西貢花姨姨》、《我的尾巴》、《阿凡的故事》、《小騎士大冒險》、《我和星星月亮太陽》的角色都是純真幼稚之輩,但充滿心靈與哲學的啟示。孩子以為出手相助角色,卻原來角色是風中勁草,觀眾幫助角色的同時,角色反過來在心靈上幫助觀眾,兩者互為因果、互相幫助,產生極其微妙的效果。
2017年《我和星星月亮太陽》
四、空間環境想像豐富
兒童觀眾會以想像力超脫劇場建築物的現實,進入戲劇故事中豐富、多變及瞬間轉移的環境與空間。所以提供「多變化」與「多層次」空間的劇本,與有利想像力發揮的「抽象與簡約」舞台美術設計,就變得十分重要。
兒童觀眾相信空間環境,來自他們內在的心理動作,所以抽象與具象分別不大,但發揮兒童的想像力,各種抽象的美感符號,對他們智能發展更有幫助。關鍵是能否有統一性及美感沖擊力量,能否震撼他們的心靈世界。因此,串聯表演的說故事技巧,就變得重要。當中,故事劇場的角色交替轉換、人與偶穿梭變化的戲偶劇場,幻變的影戲及多媒體的空間轉移的效果都是合適選擇。幻想與實施的妥善處理與平衡,就產生無窮盡的空間變化。
《阿凡的故事》角色通過光影與錄像播放,可以在中國、土耳其兩地古今穿梭;《紅髪小女孩》的光影與影像交叠,使大家享受火車之旅及農莊生活;《小騎士大冒險》與《銀河列車》的變化多端、真真假假的空間,穿梭宇宙銀河,靠多媒體的便捷。當然,一切還是靠兒童觀眾無窮想像力而成立。
2017年《阿凡的故事》
五、矛盾微小而實在
兒童劇是兒童生活的反映,孩子沒有生死存亡的迫切,就算是面對社會巨大變故,戰爭、災難迫在眼前,他們的矛盾也只在意及體現在一些生活小事。《小騎士大冒險》的精靈比利,只不過是想要去蜘蛛網探險的微小願望;《紅髪小女孩》的孤兒安妮,微小的希望也只是擁有一個家;《我的尾巴》主角起床多了一條尾巴,也只期望上學途中別人看不到;《西貢花姨姨》的生死存亡,只是微不足道的小野花與小蜜蜂;《銀河列車》也只是小林與王弟兩位好朋友逃避被欺凌的微小願望。
2017年《小騎士大冒險》
六、兼有幼稚心靈與高尚情操
兒童劇作必須注意當中兒童幼嫰心靈與偉人高尚情操的二位一體,兩者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就是,角色、故事及其空間必須「屬於兒童」而不是裝成兒童,但角色、故事、訊息的深處,必須蘊藏兒童性格以外,高深的品格、哲理與心靈。深厚的訊息用兒童的簡約與純真來呈現。
《紅髮小女孩》安妮正以其赤子之心,可愛的童真與高尚的人格,俘虜兒童觀眾的心;《我的尾巴》以主角害怕與掩飾自己擁有與別不同之處的幽默與搞笑,象徵著人類都擁有個人特質而不自知,竭力擺脫自己獨特之處的悲劇等,重要哲學訊息。
兒童劇創作上對懸疑、矛盾、情節及角色創造要求上,其實與其他舞台劇非常近似,但必須配合以上兒童觀劇心理的狀況,才能好好貼近他們,吸引他們,感染他們,當然也要考慮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專注力總和時間及去洗手間的生理長度。
2017年《我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