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添強] 13/9/2019
亞洲兒童青少年藝術節及劇場聯盟(ATYA )2019年大會,香港主辦方招募了五個本地兒童劇團的新銳製作,進行片段展演(showcase)。期望加深亞洲各地 TYA 專業嘉賓對香港年輕藝團的認識,窺探香港 TYA 藝團發展趨勢,也讓這些新鋭藝術家可以參與 ATYA 的大會活動。
節目一《嗚嚕嚕 咕嚕嚕》
「希戲劇場與樂現劇場」的一場 crossover ,適合低齡寶寶的溫暖演出。柔和顏色的舞台背景與道具,跟紅色的毛線營造舒緩氛圍,使大家十分放鬆。開場前,就與觀眾席中的爸爸媽媽及寶寶一遍又一遍用《嗚嚕嚕 咕嚕嚕》玩起互動遊戲,引起孩子遊戲心情。溫馨自然的音樂下,兩個互不相識的小朋友追逐在毛線之間,由各自到互補遊戲,再引導家長與寶寶互動運用毛線進行遊戲,最後大家從遊戲中停止,共同把關注轉向兩個角色的需要身上。
節目二 《一個氣球的故事》
「故事音樂實驗室」的一個說唱故事音樂劇。小女孩收到一份大禮物,一個巨大的氣球!她想帶著氣球去旅行,一路上遇到了很多不同事故。開場時,大大的禮物盒在舞台正中,吸引了所有小觀眾的目光,就連大人都非常期待裏面的禮物,當盒子打開,大氣球飄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驚喜極了!氣球最終會發生什麽事呢?相信大家更加期待小女孩與氣球的旅行故事。
節目三《萌》
「稻田身體劇場」的演出,以旋律,光影、肢體、音樂吸引著觀眾的目光,四位演員用有趣又舒服的肢體舞蹈,帶我們走進了一顆種子成長的旅程,以此隱喻孩子生命的成長經歷。新奇有趣的抽象感覺,清楚簡潔的手法,創造種子成長中-土壤、水、河流、光、影的不同元素,對比不設限制而充滿未知元素的人生。活著其實多變不確定,生命需要孩子自行拼貼,才是所有小朋友不同形式的成長。
節目四《夜光》
「Showmates 」帶來一個發生在香港城市的故事,小男孩在繁華的夜香港,感到無聊與孤寂,深夜媽媽還在工作沒有回家,獨自一人和天上的星星發生了一段奇妙的對話與友誼。舞臺的設計和氣氛的營造,將觀眾一下帶入了男孩的情緒,細小的房間不單是男孩的蝸居,其實也是他的心房。小星星進入了男孩的內心世界,為他打開一個充滿星星與想像的夜空。
節目五《Infinity O》
「香港五感感知敎育劇場」為我們帶來的以三原色-紅、黃、藍的奇妙世界,顏色的融合、觸感、遊戲,讓嬰幼兒觀眾直接通過互動走進感官與色彩世界。
五個本地作品,都以嶄新的敘事方式與結構,展示故事。《嗚嚕嚕 咕嚕嚕》以遊戲形式作呈現,角色在遊玩,觀眾在參與互補遊戲,角色與觀眾一邊玩一邊進入情節;《萌》則以旋律,光影、肢體、音樂的融合,把故事編織的每一個板塊,交幼兒自行取捨拼合;《一個氣球的故事》以説唱故事方式表達,摒棄傳統戲劇敘事方法;《夜光》遊走於想像與現實之間;《Infinity O》以感官作媒介,訊息不再是故事,而是感覺所做成的詩篇。
大家嘗試與兒童一起思考更深奧的人生問題 ,《嗚嚕嚕 咕嚕嚕》與一群陌生的小朋友一起去幫助一個陌生人;《一個氣球的故事》共同探索人生沒有預期的經歷;《萌》討論生命經驗可以有不同形式,多變生活需要即興回應的經驗;《夜光》一起感受兒童經常沒有親人在身邊的生活孤寂;《Infinity O》官能色彩就是嬰幼兒探索的起點。全部都是嘗試以淺白的手法,去面對深奧、艱澀的問題。
共同嘗試創造更多非主流的戲劇表演形式,嘗試將戲劇與兒童的認知同步進行創作 ,《嗚嚕嚕 咕嚕嚕》的遊戲與幼兒學習的關係;《一個氣球的故事》的現場說唱,音樂對兒童的感染;《萌》的形體、舞蹈,邀請兒童參與共同拼貼自己的生活;《夜光》的發光布偶,帶領大家關懷赤貧兒童的情感;《Infinity O》的色彩刺激替代故事,通過感官就能達至嬰幼兒藝術感染。
藝術家嘗試與兒童作有意義的互動,《嗚嚕嚕 咕嚕嚕》中兩個角色和觀眾互動的結束都很好,演員表現很冷而打了噴嚏、大球高舉後燈光變暗,雖然小觀眾拿著毛線正在玩得非常開心,在巧妙地設計下,小朋友也自然知道把毛冷放在角色身體上及回到座位;《萌》邀請孩子與家長共同把紙張拼貼成長河,雖然刻意讓面臨未知下一步如何的尷尬,也乖乖地接受在這裏不動,這種面對生活無所適從的感覺正就是一種參與,生活在當中而不知道原因,不知如何去面臨不能預知的生活,就是要觀眾參與領悟的內容;《Infinity O》一起互動接受官能的刺激。正如 ATYA 朱曙明主席說:關於互動,要有更多深思與設計,思考互動的必要性,如果是「可以有,但不一定要」,這個時候就要思考是否需要進行互動?互動必須是有邏輯的真實情感,可供觀眾表達的渠道與範圍,如果僅是為了引起觀眾的注意,通過動作增加快感,去做噱頭式互動就會略顯笨拙。開場前,提醒觀眾注意互動時的安全,也沒必要及略顯生硬,如果覺得互動用毛線會有危險可能,就要從最初劇目設計上考慮清楚,如果知道安全就不要過分緊張,以免影響表演的完整性。
朱曙明主席再補充說:雖然故事是假的,但演員的感情是真的,兒童劇也一樣,只要真情實感的去演繹就好,比如演小朋友不一定要假裝兒童的動作,平日多觀察孩子的行為與情感反應就能演出更加生動。韓國的金淑姬博士也指出:幾個劇的每個元素都很好,但都每個部分都略顯獨立,相互的融合感覺比較需要加強,音樂、氣球、角色單獨的存在都很好,如果可以更加加強彼此間的融合,體現整體感就更好。土耳其依斯密爾藝術節的總監 Selcuk Dincer 說:劇場的衝突點很重要,舞台需要給觀眾一個更加明確的矛盾與情緒發展,劇情的動機很重要,兒童劇可以不是故事上的起承轉合,必須是能說服觀眾的連貫邏輯。
大會片段展演,只能給每個單位簡化成二十分鐘的精髓演出,藝術上是否恰當,當然可以慢慢談論。互動環節是否可以更有意義當然可以再作研究。觀眾參與時的管理是否可以更精準當然可以再深入思考。一切創新技巧與手法當然可以再進一步實踐與參詳。但願意跳出傳統、敢於創新,形式多樣化,願意以孩子的心為念,全部是這五個本地新銳藝團勇氣可嘉的表現,值得推崇。
香港表演藝術資助制度,沒有給予兒童及青少年藝團(TYA )專門的範疇,也沒有明確按部就班向上流轉的機會,也沒有下放資助權給予不同界別的權威機構去栽培年輕藝團的制度,更沒有充足大小合適兒童的劇院可供選擇,使近年香港 TYA 業界發展面臨裹足不前的境況,明顯有被其他鄰近華語地區迎頭趕上之勢。未來,是否可以模仿世界各地 TYA 藝術節,創造更多新銳 TYA 藝團展現實力的匯演機會,對發展而言,就變得十分重要。
相關連結:
2.成果展演
~歡迎友善轉載~